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各争所需 (第1/2页)
随着赵岩的灭亡,这一次的突袭行动,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一开始的目的,到了现在,曾经风起云涌的中山郡义勇队伍,到现在已经只剩下董家一支,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成功偷袭,董家的队伍定然还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这也是地盘大了,需要更多人去驻守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更多地盘之后,很多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从第三天之后,之前战斗之时不见动作的董家老巢平山的诸多董家子弟,已经纷纷赶到曹县,不断围拢在董正身旁,庆贺这一次的胜利还是次要的,对于驻守各处的人选追求,才是他们最大的渴求。说到底,董正虽然已经是正经的从七品偏将军,整个中山郡中已经算是他一手独大,可实际上,他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武将而已。 整个中山郡的统治,还是要依靠那些文官,所以曹县县令在第二天便被董正客气了放了回去,同时还要送上一份大礼作为安抚,以此来表明自己以后的态度,就是因为若想要将曹县还有周边三座城池尽数纳入到自己的势力之下,还需要这些文官的大力帮忙。 可话虽如此,想要保证自己的势力不受侵害,最直接的办法,便是要在各个县域之中,驻扎自己的队伍,有了这样的威慑,那些文官和地方豪强才不敢有异动,也可以及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拉拢和镇压,已经有些风声开始流传开来,对于下方的那些人来说,这样的官职就要好好争抢一番了,要知道,那可都是类似土皇帝一般的地位。 在没有拉出这支队伍之前,董家即便是在平山县一地,虽然耀武扬威却还是要对那些文官低头的,却也还是赚下了一份中山最大的家业,此刻的中山境内,七县之地中,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和董家来掰腕子?这分明就是给自己用来捞钱的啊,如此巨大的利益,若是不前来争抢,可实在是说不过去。 董正的焦头烂额,都和王虎没有任何关系,在完成了对整个县城的掌控之后,随着后续队伍的前来,他的部属已经全面退出了县城,一来他需要对兵营之中的俘虏进行看管和整编,二来还要为自己的损失和接下来的扩编做补充。 之前孙家的经验就表明,虽然大半兵士都被招揽进了队伍,剩余的那些普通兵士中,可那些不愿继续拼杀的人,在离开之后却造成了很多麻烦,这些人在经过了战场厮杀之后,往往都已经不愿意安分守己的耕种,实际上,在民间,对随时可能死亡的军队还是有不小偏见,若是安分守己的人也不会来参军的。 再加上这些人见过血之后,往往下手极黑,对于杀戮也没有一般人那般畏惧,如此一来,给地方治安造成了不小影响不说,更有些聚拢起一些同伴旧部,便成了打家劫舍的匪徒,对于整个中山的商贸,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对那些大商会来说,大的麻烦还算不上,可要应付这些匪徒,实在是牵扯精力,已经有些商队准备变化行动路线了。 若是之前在与赵家对抗的时候,董正自然顾及不上,可现在整个中山都已经算是他的势力范围,自然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所以对于这一次俘虏的处理,也显得格外慎重,当然,这其中还牵扯到将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毕竟现在看来,因为董正官职不高,也没办法争取来太多官职,所以到最后就是谁的麾下兵士多,说话的底气自然更足。 大头当然还是掌握在董正的手中,可实际上,董正更加注重的还是骑兵队伍,对于所谓步兵,并没有太多重视,这也是这二三百年间,随着马镫、马鞍等器物的发明,骑兵战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尤其是在与北方游牧部族的争斗之后,见识到了大规模骑兵的威力,作为与北方相距颇近的中山,更是对骑兵越来越重视。 反而是传统的步兵,因为面对骑兵往往无法造成歼灭战,而且突袭效果也弱了许多,这些年开始从主流的位置退了下来,更重要的是,对普通人来说,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鲜衣怒马的模样,必然要比灰头土脸的步兵来的更让人羡慕,冲击起来也越发有威势。 从豪强中脱颖而出的董家,过去面对的,更多还是马贼和土匪,在兵士数量有极大限制的情况下,自然要优先发展骑兵,惯性传递下来,也就更加重视骑兵,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其中更是牵扯到眼界、功用等多方面,不够重视、缺乏训练的步兵,在战场上表现的不好,自然也助长了对骑兵的重视。 当然,王虎培养的这批重甲兵,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董家的一些认识,可作为年轻豪强,更多的年轻子弟自然更加倾向骑兵,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王虎在挑选兵员的时候,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之前的战斗,死亡的兵士其实并不多,只有二十余人。 更多的还是伤者,好在大半经过治疗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