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2/4页)

他来说同样是没有好处的,于是自己也不多说虚言,只问袁肃有什么吩咐。

    袁肃让王磷同在两天之内收集滦州政府与地方士绅的请愿信,信的内容自然是滦州无兵屯守,黎明百姓惶恐不安,恳请有司留下一支部队镇守滦州等等。这些话越是冠冕堂皇越好,收集的越多也越好,目的就是制造一种声势。

    对于王磷同来说,这件事不算太难,无非就是辛苦走动一下,他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交代好这件事,袁肃又顺便询问了一下那些洋人现在的情况。

    王磷同说:“这些人每天都在郊区瞎折腾,也不知道折腾什么东西,那个洋博士带着一伙人到处挖坑挖洞,在南郊古城墙那边转悠了好些时日,还敲走了几块碎砖头。彭加勒先生倒是带着另外一伙人,主要在西南方向一带山林里活动。这些洋玩意的事情,我这老头子可是不懂的,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

    袁肃叮嘱道:“挖坑挖洞什么的,就任由他们去挖好了,只要不是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就行。总之还是要盯紧一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王磷同连忙点头应诺了下来。

    随后,袁肃告辞离开,紧接着快马赶往安山镇,事到如今自然也要向张举人打一声招呼。尽管他很清楚张举人淡泊名利,对滦州是否留驻一支部队显然不会像王磷同那样有看法,可不管怎么说张府经历过一场变故,再加上与袁家的亲戚关系,必然还是会帮这个忙。

    与张举人见面后,袁肃没有直接告诉张举人七十九标的情况,只是旁敲侧击的透露了一些信息。他主要强调的是自己不愿意去关外,只想留在滦州这边干一番事业,以此先在张举人心中留下一个铺垫,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张举人好歹心里有数。

    虽然袁肃的这番话前后有一些不搭调,但是张举人还是听明白了局部的意思。对于他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袁肃想留在滦州那就留下,随随便便向军队里说明一下情况,甚至自己也可以帮忙说说话,料定军队的上司也不会多加怪责。

    他只当袁肃是来提前打一声招呼,为的就是日后需要张府在经济和政治上提供帮助罢了。于是,他很是欣然的表态:“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想留下就留下吧。今后有什么需要的地方,钱也好,打通关系也好,大可来找老夫。你表叔叔虽不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滦州这里还是能说上几分话的。”

    袁肃并不在乎张举人是否听懂了自己的话,他想要的仅仅只是张举人赞成自己留下来的一句话而已,有了这句话便有了可以交代的底气。

    “多谢表叔叔,小侄断然不会让表叔叔失望,一定在滦州好好做一番事业,竭尽所能为滦州做一番贡献。”

    “甚好,甚好,男儿就该有这样的志向。”

    第13章,不合时宜

    是夜,唐山,二十镇总镇司令处。

    从昨天早上开始,总镇营区以及唐山周边其他的几个营区便一直忙碌不休。

    不得不说,从关外调入直隶这几个月里,着实让二十镇经历了许多事故,先是兵谏后又起义,清王朝算是折腾没了,但是对于二十镇来说也着实够呛。因为兵谏司令处遭到了一次大换血,直至今时今日高层军官们都还没缓过神来。

    现在总算可以回老家,远离近畿是非之地,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因此,从总镇到协部,从协部再到标部,无一不是积极的收拾行囊、整理装备,巴不得能够早一天登上火车回到关外。

    此时已经是接近九点钟的光景,换做往常时候司令处大部分营房早已熄灯灭火。如今潘统制新官上任,自然容不得总镇这边有什么闪失,因此在纪律上抓的紧,大伙除了早早洗了休息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可是今天却大不一样,整个大营里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处处可见人影走动,时不时也有能听到各式各样的碰撞摩擦声,就彷佛正在筹备一场晚会似的。

    总镇大营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整理,单单战马就有百余匹,另外还有三门小口径的火炮以及配套的炮弹,前前后后要分多次才能输送完毕。而为了赶上明天早上的第一趟火车,全员都必须抓紧时间把优先转移的东西清算出来。

    统制官押房里,潘矩楹正与几名后勤军官检查物料清单,明日一早他将带领总镇的部分军官乘坐第一趟火车返回关外。虽然该交代的工作都已经交代了下去,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