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3/4页)
你所说,全国大部分军队都很好,可眼下我们七十九标如此萎靡不济,难道这不是我们的责任吗?”袁肃顺势而言的说道。 何其巩怔了怔,再次陷入了沉默,眉宇紧蹙,思绪万千。 “正如我们刚才谈论关于拼刺训练一样,我之所以强调勇气胜于技术,是因为现阶段我们中国军队普遍缺乏军人应有的勇气,很多士兵都只是来军营中混日子的普通老百姓罢了。我的依据正是基于摆在眼前的实际情况。只有当这些士兵意识到自己是军人时,拼刺技巧才能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袁肃总结似的说道。 整个谈话虽然并不是袁肃预想的那样,但好歹前后总算能保持一致,他的目的就是通过谈论一件眼前的实例,来潜移默化的向何其巩传递“务实精神”。 在他看来,只有让这些军官深刻领悟到“务实精神”,他们才会安分的做好手头工作,而不会总把目光投放在所谓的“革命”、“国家大事”、“民主共和”等等这些事情上面。严格的说这也算是一种禁锢思想的做法,只不过这种做法是有好的一面。 何其巩毕竟是知识分子,很快就明白这次谈话的意义。其实过去的两个月里,他同样听闻过袁肃的种种传闻,比如袁肃为什么不离开七十九标返回保定军校,又比如袁肃被委任正式军官之后的所做所为。 虽然事实上真正为七十九标劳神费力的人是陈文年,但比起袁肃来说,陈文年就像是躲在幕后辛苦劳作的人。袁肃这段时间的作为不仅不少,而且每一件事都能引起轰动,从参与整编到军民x联防,再到最近的伙食改制。有些是大事,有些是小事,但所有事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岂不说袁肃这么做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单就何其巩个人而言,这些事情绝对算的上是实事,而且又都是力所能及之事。 由此可以说明,就算不把“革命口号”、“爱国主义”挂在嘴边,一个人同样可以做出一番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益的事业。 何其巩缓缓吁出一口气,语气平静的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袁大人你为什么在一开始时会说打好白刃战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白刃战,因为目前我们中国军队根本拼不过白刃,在没有整体提高士兵素质之前,只能尽可能避免不擅长的战斗。” 袁肃露出欣然的笑容,点着头叹道:“克之兄你果然明白了。你说的很对,我正是这个意思。当然,我这么说的另外用意也是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飞奔。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要脚踏实地,要务实。” 何其巩原本紧绷的表情渐渐舒展开来,虽然他心里对袁肃仍然有几分介怀,但私人情愫不代表客观所见,或许自己不喜欢袁肃这个人,然而却不能不赞佩袁肃的所作所为。 他不轻不重的笑了笑,随即说道:“今日与袁大人一谈,让我对袁大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真没想到袁大人颇有一番见解。” 袁肃同样笑道:“你这话听上去可不像是称赞。不过我之所以与你谈这些,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知道克之你是一个能干实事、肯干实事的人。就好比二营在你的管理之下有条不紊,士兵们甚至还积极参加拼刺训练。区区一个营自然不足挂齿,但假以时日克之你若能成为一方统帅,必然更能干出一番大成就。” 何其巩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反而有几分揶揄的说道:“不久前袁大人刚刚强调过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如何现在又说出这样虚无托大的话呢?” 第87章,随营学堂 袁肃并没有感到尴尬,他是故意说出刚才那番话,目的就是要给何其巩一些暗示。他淡然自若的笑着说道:“你说的很对,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有宏图大志,相信早晚有这一天。” 何其巩仔细揣摩着袁肃的话,他感觉到袁肃是不会平白无故跟自己谈这些内容,甚至觉得从一开始的谈话就暗含着另外的意图。 然而这次袁肃没有给何其巩寻思的时间,他突然话锋一转,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哦,对了,一时想起这次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请克之兄你帮忙,怎么说呢,这算是私事吧,还往克之兄千千万万要答应才是。” 一听到是“私事”,何其巩立刻脸色严肃起来,他可不会因为与袁肃说了一阵子话就会放弃原则,不过自己也绝不会那么小气,关键是要看是什么事情。他不动声色的问道:“袁大人有什么事需要在下帮忙?” 袁肃说道:“我最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本来尚且还在犹豫之中,然而经过今天早上之后,我决定要尽快落实这件事。我计划在我们七十九标开办一个随营学堂,专门教导士兵读书识字,当然,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出口成章,但最起码应该能达到读报纸的文化程度。” 何其巩微微扬了扬眉毛,他是读书人出身,而且之前还在学堂里当过教师,开办随营学堂教导士兵读书识字,这不仅仅是自己的专长,更是能完成自己当年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