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3/4页)
现在就向袁大人做出表示,只要袁大人愿意留下来,不管是通过什么样子的方式,在下一定支持到底。”王磷同赶紧道。 “呵呵,那我便先多谢王大人了。至于王大人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心,只要袁某还在滦州一日,一定力举王大人担任滦州首长。不过有些话我得说在前面,王大人此番回去之后,赶紧将衙门的牌匾、官服之物全部毁掉,就近挑选一个日子,宣布成立滦州共和政府。”袁肃见王磷同如此配合,随即也做出了答复。 “共和政府?” “暂时就先这么称呼就是,不仅王大人要这么做,滦州辖下的几个县、镇统统都要如此行事。如果有人冥顽不灵拒不从命的话,王大人一定要严厉惩办,在这个关头可容不得半点闪失。”袁肃进一步说道。 “了然,了然,在下全听凭袁大人的指点。”王磷同一边点头一边应道。 “另外,谘议局的事情似乎还没有落定吧?这正好也是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王大人成立新的共和政府可以与滦州谘议局合在一起,让外界都知道王大人是真心实意拥护共和。” “不过……袁大人之前不是说挑选近日来成立共和政府吗?眼下谘议局选举还需要一段时间筹备,只怕两件事碰不到一块儿呀。” “这就要看王大人你的协调能力了,谘议局前前后后也有十数天的筹备时间,即便不选举你我都很清楚议员的人选。总之事情越快办下来,对王大人越有好处,难道不是吗?”袁肃颇有深意的笑着反问道。 “袁大人说的甚是,甚是啊。我明白了。”王磷同彷佛突然顿悟似的,感慨万千的答道。 【光棍节快乐,呵呵!可怜一下我这个光混吧,大大有红票的投一下,有收藏的收一下,有打赏也请慷慨赏赐一下。拜谢拜谢!】 第82章,营中出事 对于袁肃而言,说服陈文年、赵山河和王磷同三人之后,整个脱离二十镇的筹备工作算得上万事俱备了。虽然看上去仅仅只是三个人物,可就是这三个人物在他的计划当中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陈文年代表的是七十九标高层军官,赵山河代表的则是七十九标基层士兵,至于王磷同代表的却是滦州本地势力。 要想让一支军队从别人的名下转投到自己的名下,这三个代表性的因素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前两者是这支军队本身的影响因素,而后者则是军队转投之后需要应付的善后因素。 就在与王磷同谈过话的第二天,袁肃以前往第一营和第二营传达断辫命令为由,很早便离开标部大院出城去了。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前往第一营,而是绕道南城直接前往第二营。赵山河那边完全没有必要cao心,只要传达一个命令下去,第一营自然而然会去执行。 之前袁肃便有打算去二营找何其巩谈话,只可惜上次让彭加勒的到来给耽误了。 事实上,就目前各方面的准备情况来说,他找不找何其巩都不影响自己计划的进展,毕竟何其巩在第二营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有陈文年、赵山河在七十九标内的支持已经足矣。 不过他倒是很欣赏何其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不像其他军官那样只是半斤八两的水平,对方可是军营中不可多得的真正的文化人、读书人。 虽然何其巩不像郭文远和葛金章那样容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他相信人总会随势而变,更何况自己与对方到底是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在出城之前,袁肃先顺道去了一趟督练公所查看情况。前面一段日子里,尽管他不是每天都会在督练公所待上一整天,但仍然坚持做到每天带队晨跑甚至留到中午与民兵们一起吃午饭。只不过昨天因为国内局势大变,七十九标标部有种种事务需要处理,因此才没空前往督练公所督导训练。 刚刚来到督练公所营区的大门口,忽然听到营内有一阵吵闹声,两名在大门口值守的士兵还在向大营内不停的张望,正因为如此反而没能注意到袁肃的到来。 袁肃正准备让跟着自己的杜预上前问话,然而还没等他开口,杜预已经打马上前喝问了道:“你们在做什么,营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自从袁肃让杜预每天坚持读报纸、写评论之后,如今已经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哪怕杜预在大的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善,可在平日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杜预不再是一副畏手畏脚、如履薄冰的样子,但凡与人来往的时候都能显得更为自然。 大门口的两名士兵听到喊声,连忙回过头来,在看到是袁肃和杜预之后,更是忙不迭的跑上前来帮忙牵住缰绳。 “营里发生什么事了,这是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