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5/5页)

他主持,会中对宣战的益处,往往成为讨论的重点,以至另外许多原来反对宣战的黎派人士,亦都动摇了。

    无奈黎元洪将段祺瑞恨到极处,存着一个偏偏与你背道而驰的念头。这样意气用事,偶一为之,还可容忍,久而久之,不免有人规劝,黎元洪不免受到影响,语气中不无可以商量的余地。

    只要府院态度一致,国会议员的反调便唱不起来。督军团中的李纯,头脑比较清楚,认为既然如此,即无须采取激烈的手段。这层透露给傅良佐,再转告靳云鹏,因而有暂缓组织公民团之说。

    “怎么样?”靳云鹏问道,“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后办事就难了。”

    “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傅良佐很不高兴地说,“督军团一人一个主意,一天一个花样,你倒去侍候侍候这班大爷看。”

    靳云鹏受了一顿排揎,不敢发作,坐在一旁生闷气。这一来傅良佐倒有些歉然了。

    “看今晚上的局面。”他和缓地说,“今晚上大宴国会议员,如果杯酒言欢,意见融洽,自然不必再麻烦你。”

    “噢,我倒还不知道这件事。”靳云鹏说,“是谁请国会议员?”

    “督军团。不过,主人不是全体出席。”

    “是派代表?”

    “对了!推举四位代表——”

    四代表是吉林孟恩远、山东张怀芝、安徽倪嗣冲、福建李厚基。

    到得第二天,靳云鹏接到通知,公民团仍须组织,因为前一天的大宴,“空气”不佳。倪嗣冲代表督军团发言,暗示国会如果不通过参战,即有被解散的可能。由于大宴所在地的湖广会馆,四督军代表各携有人高马大、器械精良的卫队,所以被邀宴的议员,噤若寒蝉。但一离开湖广会馆,敢怒而不敢言的委屈就不存在了。

    参众两院议员八百有余,举其成数,号称“八百罗汉”,派系林立,各显神通。照日本人的调查,大别为“民党”“吏党”两大派。“民党”中最大的派系是“宪政商榷会”,由“益友社”“丙辰俱乐部”“韬园”“政学会”四个团体所组成,成员大部分是国民党,但反段态度最激烈的是由进步党改投国民党的“韬园”系,其中主脑,正是府院冲突中的当事人:孙洪伊、丁世峄。

    “吏党”的第一大派是“宪法研究会”,亦即梁启超、汤化龙所领导的进步党的化身。“民党”拥黎,总计人数约为“罗汉”之半;“吏党”拥段,总数只得“民党”的百分之六十。但游离两党以外的“徐世昌派”约八十五人,及真正无所属但可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中立派”,段祺瑞是可以争取的。果真照政党政治的正规运用,段祺瑞并非居于劣势,只为督军团的鲁莽割裂,启军人干政之渐,所以吏党亦大起反感,形势对段祺瑞非常不利。

    因此,等于“勒兵观变”的督军团,将“解散国会”这个口号,通过帝制派的报纸,如袁乃宽做老板的《亚细亚日报》等,越喊越响亮。

    相对地,“反对参战”的呼声亦不弱。这使得一直在鼓吹对德宣战的梁启超大为困扰,为此,特地约他的好朋友丁世峄来吃饭,有个疑团,希望打破。

    “佛言兄,据我私下接触,对于中国对德宣战的利益,颇有了解,亦很赞成。何以一到公开的场合,都改变了态度?”

    “任公,”丁世峄答说,“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段芝泉。”

    “人是人,政是政,不可混为一谈。”

    “不然。人亡政息,两者是分不开的。”

    “好吧!就算分不开。”梁启超无可奈何地说,“段芝泉的策略,‘宣而不战’,有战胜共享战果之利,无出兵劳师糜饷之害,有什么不好?”

    “任公,你这话是明知故问,还是真的被蒙在鼓里?”

    “我不认为我被蒙在鼓里,当然,我更不会明知故问。”

    “那么,我请问,你知道不知道,‘宣而不战’是对外的,对内还有一句口号?”

    据丁世峄说,段祺瑞的做法是:“对外宣而不战,对内战而不宣。”换句话说,段祺瑞是借对德宣战的名义,争取日本及美国的贷款与军火援助,用来内战,首先是加强对西南用兵,借以达成他武力统一中国的意愿。因此,赞成对德宣战,无异帮助段祺瑞进行内战。丁世峄而且进一步表示,段祺瑞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宁,所以不但反对段祺瑞对德宣战的政策,还要推倒段祺瑞的内阁。

    梁启超对这番见解,无法接受,但亦无从反驳。不过,他也很清楚,研究系想借段祺瑞的势力,参与政局,取得内阁一部分的席位,特别是财政一席,然后徐图扩充,逐渐达成组成研究系内阁的理想,看起来前途多艰,好梦难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