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崖城血战(上)】 (第1/2页)
十一月初的那场暴风雨席卷了整个琼州,暴风雨助龙雀军成事,同样也为岌岌可危的崖城行朝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阿里海牙两万舟师于十月下旬登陆崖城。宋军虽有近二十艘战船,但面对阿里海牙上百船只,实力太过悬殊,更何况宋军原本守城的兵力就不足,若是勉强出击,让将士白白折损在海上,徒自减少守城兵力,殊为不智。 除此之外,还有个不便宣诸于口的原因——宋军统帅张世杰,长于骑战而短于水战,基本上是逢水战(海战)必输。行朝上下已怕了,宁愿让他守城也不想他再领水军出战。 而且为了文武制衡,也为了避免重蹈厓山之败的覆辙,此役以右丞相、枢密使文天祥为主帅,以枢密副使、同门下平章事张世杰为副帅,以参知政事曾渊子统筹后勤事宜。如此,可有效扼制张世杰刚愎自用,使之不再犯当初厓山之役的失误。 由是,阿里海牙大军没有遇到任何来自海上的阻击,顺利登陆。 阿里海牙登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兵分三路,直扑崖城三港。只要夺取三大港口,崖城行朝宋军出海通道就被完全截断,行朝就只剩下三条路可走:或死守、或投降,或逃进莽莽丛林。 阿里海牙不介意行朝选哪一条,因为无论行朝做何选择,结果都不会改变。 在夺取三大港口时,元兵遇到激烈抵抗。由于受港口地形所限,大股兵力无法展开,元军兵力优势无法体现。张世杰敏锐察觉到这一点,预先在三港各布下一部兵力,元军一入港,即迎头痛击。 受港口窄仄地形限制的元军无法以优势兵力攻击宋军,只能不断添油。宋元两军激战近一个时辰,各有伤亡。最终因元军援兵源源而入,而宋军则兵力不继,死一个少一个,此消彼长,不得不退回崖城。 当日,元军相继占领三大港口,关上了行朝海上出逃的大门。 事实上,行朝也没有继续逃亡的打算——都逃到天涯海角了,还能往哪逃?崖城还有坚城可固守,若到海上岂非让风浪吞噬?唯死战而已。 接下来三天,元军一边安营扎寨,一边打造攻城器具,同时还派出大量哨探对崖城内外及周边地形进行探查。 等到各方面准备得差不多了,阿里海牙仍未急于攻城,而是派出使者,求见杨太后。被拒之后,改求见文天祥、张世杰,仍被拒。使者于是张弓搭箭,向城内射出劝降书,得到的回复是城内掷回的一团灰烬。 十一月初三,元军对崖城南门展开第一轮攻击。 首日攻城,元军以行军万户脱温不花为主将,出动五千人马。东、西两门各一千以牵制,以三千兵力主攻南门。 张世杰亲登谯楼指挥战事,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黄天从任南门守备,率上千宋军抗击元军。 脱温不花乃阿里海牙手下第一悍将,出身行伍,从小卒升至万户,以作战勇猛闻名,他脸上那纵横交错的伤疤就是证明,沉重的铁罗圈甲下身体的疤痕更多。 脱温不花与张世杰也算老对手了,当初焦山之战就曾交过手,此后一路南下也屡有过招,双方对彼此的作战风格都不陌生。 张世杰一见是脱温不花指挥攻城,立即对黄天从下令:“马上把悬户挂出去,所有枪牌手预备,弓弩手待命。” 悬户悬帘,是古代一种城池守备工具,有“垜口第一切要之物”之称,“每垜口作木架一箇,两足在内,栽於城上,一转轴匡档在外,紧贴两垜之边,上用覆格,可搭毡毯或用被褥,俱以水湿,直遮垜口,箭不能入。无此二者,贼万弩齐发,城上不能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