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娘和离之后(科举)_第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节 (第2/3页)

补,如果顺着臣子的意思补发翰林院的人去临朔郡,这就相当于老皇帝亲自承认自己犯了糊涂。

    科举选的是国之根本,皇帝做出这种疏忽大意的事肯定会被记入史册,为了在史书上不留一个晚年不保的坏名声,老皇帝灵机一动。

    “此次临朔郡卫敬上奏所言之事,是朕故意而为之。”

    说着,老皇帝大手往旁边一挥,指向左前方的太子和四皇子以及年满十五得以上朝旁听的五皇子。

    “朕有意让几位皇儿跟着翰林官前往各地磨炼,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底下的朝臣面面相觑,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一想便知老皇帝再给自己找台阶下,众臣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微微一笑,齐齐高声称赞老皇帝一片慈父之心昭昭如日月。

    就这样,三位皇子协同翰林官前往地方的事敲定了。

    至于去哪,老皇帝坐回龙椅表示随三位皇子做主。

    五皇子心里当然有计较,只是他人微言轻,朝中又没有助力,因而只能站在一旁看着太子和四皇子为了争谁去临朔郡而差点在朝堂重地大打出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老皇帝被太子和四皇子两班人马气的头疼,直接大手一指:“小五你去临朔郡。”

    五皇子面色如常,不紧不慢的领命直奔临朔郡而去。

    -

    卫敬上奏朝廷之前就猜到老皇帝会借口让皇子们出京来抵消自己的失误,所以当五皇子等人快马加鞭的往临朔郡赶的时候,卫敬转身传了一封家书给盛言楚。

    “好端端的让你去郡城干什么?”程春娘问。

    卫敬为人谨慎低调,信上只说杜氏想念盛言楚,八月有院试和乡试,书院里的学正和教谕们都会被喊到郡城参与阅卷的事,所以盛言楚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带着程春娘来郡城玩一玩。

    “还要我一道去?”程春娘社恐人的心态立马蹦跶出来,“不行不行,我一个农妇哪能去面见郡守?楚儿你看看我,我一想到要去郡城见大人物,说话都在抖。”

    “娘,义父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您怕什么?”盛言楚笑着劝慰,“再说了我与卫家结亲已成定局,您总得过去看看儿子认的义父义母是什么样的人吧?”

    程春娘肚子里过了好几回主意,才壮着胆子道:“那娘就过去看两眼……”

    “娘放心吧,您若在郡守府住不惯,咱们就找间客栈住下。”

    “住客栈多贵啊!”一谈起银子,程春娘的心情放松了些,口气软绵道,“既认了亲,还是住卫家府上吧,咱们搬出来单住,总不好让你那义父义母多心以为咱们娘俩嫌弃他们。”

    见他娘被他忽悠住,盛言楚笑容可掬的点头:“还是娘想的周到。”

    七月底,程有福和乌氏被盛元楚请到静绥帮忙看铺子,他则带着他娘收拾包裹出发郡城。

    这次去郡城是私事,因而孟双没有跟过来,倒是张郢殷勤,得知盛言楚要去郡城探亲,便道:“这几日官道上来往的都是送考的马车,依本官之间,你们还是走水路稳妥些。”

    科举之际路上总是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一般这种时候,老百姓都会自发的缩在家中不外出,张郢是过来人,他的建议听一听总归没错。

    静绥前往临朔郡的水路因是背风,所以船只走得并不快,夏修贤等人到达郡城安顿好后,盛言楚和程春娘才姗姗抵达郡城。

    一上岸,郡守府的轿撵就落在了码头之上。

    第71章 【一更】 贡院门口目光对……

    盛言楚两辈子加起来还是头一遭见识到衙门的官轿, 轿子比他想象中要小很多,一顶轿子只能容纳一个人,坐进去后连个躺下的地都没有。

    “娘——”盛言楚有些担心他娘适应不了封闭的空间, 忙撩开帘子冲后边喊。

    他娘的轿子比他的走得要慢的多, 落了他一大截。

    在后边轿子上的程春娘坐立不安的掀开帘子,半含讨好的跟轿夫道:“麻烦小哥快些, 我儿子都看不到影了…”

    轿夫也是好脾气的人, 耐着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