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黑科技大佬你不早说_第11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页 (第1/2页)

    在中端市场,依旧是按照上述模式生成广播剧,但在比较关键、比较需要表达力的篇幅上,可以由配音演员进行配音,再替换成角色的声音。全程配音替换也可以,总之,只要一个配音演员够了,一个人就能完成一整个剧组的工作。这种广播剧就像是偶尔演技爆发的普通电视剧。

    在高端市场,用软件对广播剧进行不厌其烦的精细微调,可以完成非常高级的表达。这种广播剧,大概就像演技爆棚的大电影,普遍意义上的“神作”。

    一部广播剧所需要的人才依旧是三种——编剧、导演、配音,但团队急剧缩水,最多只需要三个人。

    一名编剧足以自己完成一部低端剧集,再加上一名配音,可以完成中端或高端剧集,如果编剧本身就是配音那更好了。至于导演,可有可无。

    两个人能做,一个人也能做,超高效率的广播剧内容产出,这就是、这就是……

    “这就是付费音频的UGC模式……”

    第57章 釜底抽薪

    邵逸明知道自己完了。

    回声配音的出现, 把这个行业习以为常的众多概念全推翻了。

    现在用户也能生产高质量的音频,UGC内容异军突起,势必会挤压PGC的空间。后者原本的质量优势、平台优势, 都将不复存在。

    邵逸明推崇的那种精品PGC,倒也能继续做下去, 但盈利水平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而且方式上要改变, 从大公司大制作,变成小团队小制作。

    这是回声配音带来的趋势。从今往后, 广播剧的职业产出, 会渐渐固化成小作坊模式, 就像网文工作室、条漫工作室一样,能形成一套简单的工业流程。

    网文工作室的工业流程是:a完成大纲,b完成开头三万字, c来执笔正文,d来润色。

    条漫工作室的工业流程则分为分镜、精草、勾线、上色等等,有时连人设也能分出去, 由不同的人完成。

    这些工作室全都在网络上办公,人员大部分是流动的, 常驻的只有编辑。工作室编辑是一个类似于中介的身份, 从企鹅群、论坛、微博等写手画手聚集的地方,随时寻找干活儿的人。写手画手从编辑那里接到工作, 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就拿钱走人。

    技术的先进和平台的便利, 带起了无数这样的小作坊, 小作坊就作为节点,串联起一个庞大、散漫的自由职业者市场。

    邵逸明现在就可以断言,未来的广播剧产出只会存在两种, 一种是用户个人产出,一种是小作坊产出。

    后者就是PGC音频未来的存在方式,和现在天差地别。

    邵逸明无法接受这么离谱的落差,一时间感到了浓重的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