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舞生_第54章 75. 撞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75. 撞见 (第1/3页)

    根据中共杭州市委[1980]59号《关于处理一九五八年城迁人员上访问题的实施方案》和杭州市公局安、劳动局、财税局、民政局《关于贯彻执行市委[1980]59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阿明被借调到市公司保卫科,与其他几个抽调上来的人搞专案。

    这项工作需要四五个月,阿明每月10号回去发中心店人员的工资和做出纳帐,团工作则由刘秀琴、程小麟暂代。

    所谓城迁人员,是指当年在商业系统犯经济错误而被迁到农村的职工,他们到处上访,要求将户口迁回杭州并恢复工作。所以,阿明一天到晚跑乡下角落头。

    这之前他向报馆、杂志社投了不少稿子,如散文《莫干山游记》、《华家池的月光》、相声《军训》等,要么退稿,要么石沉大海,但他并不灰心丧气,坚信总有一天能写出好作品来。

    外调还是在路上的时间多,他总是带上一本小说,如《基度山伯爵》、《悲惨世界》、《人性的证明》等,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得津津有味。

    杨梅的调动已解决了,这使阿明领受到了“走后门”、“开后门”的好处。

    “想当官儿,拼死拼活工作,还不如一根线儿拉上去半刻钟。”他开始相信老年人这句话了。

    他从老三那里拖1了两百块钱,加上自己积蓄的一百五十块,这三百五十块吃一顿足足有余了,于是在浣沙路井亭桥边的天香楼摆了一桌。

    建军、宝生带着新套儿来了,哈拉也带着女朋友来了,子荣、定富还没找到新对象,只能眼睁睁地咽着口内水看他们打情骂俏。

    这是国庆节边儿了,但天气还是有点儿热刨刨的。

    也许上班路近不用三班倒了,也许心情比较舒畅,杨梅的脸色比以往滋润了不少,看上去格外地亮泽。这天她穿着一袭白色小印花的短袖连衣裙,梳着两条极齐整的粗粗的辫儿,微涂了一点口红,端庄素雅中带着些娇艳,把在座人的眼儿都看直了。

    也许微洒了一点香水,她像春风般走过小弟兄们身边时,尤其是子荣,两只鼻孔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阿明第一次带杨梅出来吃饭,特为买了一件的确良长袖衬衫,连同海军裤叫老二烫得煞煞挺2,还到高踏步3的勤俭理发店剃了个头儿,喷了一点点摩丝,梳得崭崭齐——红花要有绿叶衬,鲜花不插在牛粪上,这点道理阿明还是懂的。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虽说阿明要铜钿不多,要相貌儿不俊,但带出来的套儿,雅俗兼赏,绝对掼得过钱塘江4的。至于他俩关系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旁人就不得而知了,阿明也不是个吃了有趣乱吹腮儿的人。

    “要划船,西湖六码头;要吃菜,杭州天香楼。”这句老话,杭州佬都晓得。

    确实,这天香楼建于1927年,店名取之于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杭州一家有名的酒楼,西湖醋鱼、叫化童鸡、干炸响铃、油焖春笋、鲜栗炒子鸡、春笋炒步鱼、火踵神仙鸭乃为该店的拿手菜。

    大门口挂着两只大红灯笼,门口人行道上有一口古色古香的井。这井叫“相国井”,是唐朝名相李泌任杭州刺史时,在杭州所挖六口井中最大的一口,也是唯一留存至今的一口。

    老底子的杭州,是江海故地,水泉咸苦。李泌凿井是挖好大池,西湖水闸至大池间的深槽里放上连接起来的竹筒儿(后苏东坡改用瓦管),水闸开启后,西湖水就源源不断流入井中了。杭州有了饮用水,便渐渐繁荣起来了。

    子荣几杯啤酒入肚了,有点儿醉哄哄的样子,口没遮拦,乱说西说,把阿明丟玉梳的事儿都说出来了,还装起鬼样儿描述阿明焦急的样子,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杨梅送阿明定情物的秘密被抖露了出来,但这事儿情有可原,她并未责备阿明,反而被他这种重视感动了,对他微笑得更甜了,明眸看他也更有情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