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_第1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页 (第1/2页)

    目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圣经故事与苏美尔神话传说中关于大洪水的描述,有较高的同源性,有可能是苏美尔神话流传下来,再由古巴比伦人、犹太人等各民族流传开,成为广泛的文化现象;

    但也有学者认为,确实曾经发生过世界性的大洪水。

    关于大洪水发生的时间,也有很多不同的学说观点,其中一种是大洪水发生在12000年前第四纪冰期结束时,还有一种说法是8000年前左右。本文设定的大洪水年代与后一种比较接近。

    至于木炭是怎样被伊南用来“发动群众”的,咱们下一章说。

    第10章 公元前6900年

    此前无名部落的人误打误撞发现了黏土在篝火里烧制能够变得坚硬,黏土会变成素陶。

    但是篝火的温度不够高,没办法让素陶坯变成真正的陶器。

    提高烧制温度可以实现陶器的烧制,但这就需要用到一项燃烧时能释放更多热能的材料——木炭。

    伊南颇有些得意地望着手中的木炭:历史上的人类发明木炭,恐怕也是误打误撞,在没有能够完全燃烧的篝火堆余烬里发现这些黑漆漆的、遍身孔洞的燃料。

    木炭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甚至可以用来炼钢。

    掌握了这种燃料,人类甚至连冶炼的技能都能很快点亮。

    伊南把这些木炭都收拾起来,这才取了少量的黏土,开始制作陶坯。

    幼发拉底河畔的黏土资源十分丰富。从河岸上起出的大块黏土质地纯净细腻,不含杂质,甚至不需要特别提纯。

    专门用来制陶坯的陶轮还没有被发明,伊南的方法是用手去捏陶,并且尽量做到薄而匀净,最后借用部落里的石刀把不整齐的地方削平,陶坯就马马虎虎能看得过去了。

    接下来伊南将陶坯放在加入木炭的篝火里烧制,烧过几个小时之后将柴火拨开,让里面的陶坯慢慢自然冷却,隔天再看,这些陶坯就已经全都烧成陶器了。

    伊南拿起一枚对光看,只见陶坯表面的孔洞已经全部被填满,整件陶器看起来光洁润泽,再盛上水试一试,果然滴水不漏,器皿本身也不会再吸水了。

    但也不是每一枚陶坯都烧成功了的。有一两枚陶坯在烧制的过程中裂开了,但碎片也同样被烧成了“陶”,坚硬而锐利。

    伊南把这些碎片也一起交给了欢,看看欢能不能用来裁裁布料,切切菜什么的。

    烧出陶杯这件事,在部落里的反响是热烈的。女人们捧着陶杯爱不释手,男人们也大多啧啧称奇。

    ——现在他们终于能比较方便地做出能盛水的东西了。

    大伙儿看向伊南,眼神热切——这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