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_#9441;ūsんūū#10123;.#9374;м 陇雁代云吉金子子孙孙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441;ūsんūū#10123;.#9374;м 陇雁代云吉金子子孙孙永 (第2/2页)

    赵嘉颔首:“《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姬水,就是县内的漆水,邰城,就是古时的有邰国,周王室的祖先后稷的封国。后稷之后,古公亶父由豳南迁于岐山之阳,属于有邰,后来就成了周人发祥地,称为周原,意味周人所居的平原。周人在此地繁衍生息,成为殷商时期强大的西方诸侯,终成文王武王伐纣之吊民伐罪之伟业。后来,周朝建立之后,迁都镐京,就是在今天的长安附近,这里也没有被废弃,周天子也经常到这里举行祭祀,重大国事等等,《诗》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便说的是周原繁茂的景象。”

    王瑗骤然一听周原二字,瞬间想起了周原在后世的数个重大发现,那些发现填补了周代历史的空白,说不定她在库房里还见过这些铜器。

    所以她道:“可否能让我看看?”

    众人将目光转向她,严凤确是信服的目光,将拓片递交给她。

    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拓片上文字共有叁十余行,每行十字到二十字不等。

    “严主簿所言不虚,确实不是战国的风格,时间应该更早,我推测应该是在周平王之前。”

    “你为何如此笃定?”赵嘉问。

    王瑗一笑:“因为这满篇提到都是平王,幽王之前的周天子。”

    两周之时金文王字与现在的王字字形都没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很好识别。

    严凤道:“赵公子,确实如此。”

    其实古文字的训读十分困难,枯燥,麻烦,存在着字体多变,异体字,一字多音,义随音转,字有残缺漶漫,铭文与书面文不统一的情况,因此,都要引发多方争议,存在多种训诂注释情况。

    篆文字体时间也越往前推,字体就象形化,也就是图形化。

    “某曰,丕显朕皇高祖某公……召文王武王……膺受天……四方……宅……疆土,用配上帝,雩朕皇高祖公叔……匹成王……”

    她尽力与她见过的金文匹配起来,却没有找到对应的篇目,而且这些王让她的心忽然狂跳起来。

    表面上这是在说某人的祖先十分高贵显赫,他的祖先某公在某王下效命,却因此将周王室谱系记载得明明白白。

    她的手竟然也在不自觉颤抖。

    她抬起头,平静向赵嘉道:“赵公子,你要改变历史了。”

    众人不明白她为何这样说,她又对大家道:“这上面,记载了平王之前的周王室的世系。”

    “你明白吗?”她又看向赵嘉。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惊道:“你是说,你是说……”

    “对,就是那个……”

    她竟然牵起李冲的手:“天呐,我一定是在做梦,我竟然参与到了发现周王室世系的工作之中。”

    李冲满脸嫣红,尚不知道她如此激动的原因,但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大事。

    叁代的历史太过遥远,汉朝的人就已经弄不清那时的情况,太史公编写叁皇五帝夏商周的历史的时候就感叹原始资料的稀少和多变,往往与神话传说糅杂在一起,不可信,无从下笔。

    他们翻看《太史公书》中的《周本纪》,发现这方铜盘所记载的九代周王室世系,与其一丝不差。

    王瑗和他们一同试图释读这篇铭文的大意。

    大约是铜盘的主人某说他的列位祖先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历王,今王表彰他祖辈的功劳,又命他管理山林税赋,赐他服饰马具,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出仕,所以他制作了这个宝盘作为纪念,用来祭享先人,让先人保佑家族繁荣昌盛,他将永远勤劳侍奉天子,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对于时人来说,铜盘的价值大于铭文,而对于王瑗来说,铭文与与后世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印证《殷本纪》商王世系有着同样重大的学术价值。

    它与卜辞作为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中国历史至今如一的真实性,狠狠驳斥了那些历史虚无,疑古论调,以及西方别有用心的言辞,他们不承认中国比他们还要悠久的历史,炮制中国上古夏商周历史是神话传说,不可信的谣言。

    于是他们如同仿效孝武故事,将铜盘进进献给天子,保存于国家府库,此后,后人便有依据来驳斥那些妖言。朝廷则认为这是汉室将要复起的祥瑞征兆,虽然没有必要改元,但也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他们因此深信汉室的统治一定会千秋万载,因此对进献者赵氏等人加官进爵,大加赏赐,王瑗没有想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莫名地与他们一起被汉室史官大笔一挥,记录在了史书之上。

    汉建安二年春,二月,有司言宝盘出,京兆郡主簿严凤,扶风郡乡人赵嘉,王瑗献——

    文物要上交国家哦

    确实有过这样的铜盘,不过是在上个世纪出土的,最后一句我瞎编的,不要当真。

    先睡了,文中还有不少欠妥之处,明天在改改

    明日休息(*^_^*)(3.2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