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页 (第1/2页)
虞玓站在老先生的前面,欠身而道:“幼年阿耶以《笔阵图》教导学字,常用家学字帖临摹,并未有名师教导。” 经学博士奇了怪哉,看着虞玓刚默写的千字文沉吟,言道这与虞体有些相似,又别有不同。 县学各人桌面皆有常备的笔墨纸砚,各人惯用之笔墨不同,便有自带,县学中也是不管。老博士观察过虞玓的起笔落势。笔入手,身已坐直,惯用笔长六寸,捉管不过三寸,指实掌虚,手腕轻虚,落笔不急不缓,且笔锋圆正。① 而他的墨渍未干,跃然纸上的字迹犹有古意,遒逸内敛,仅有笔力不足,稍显虚浮的缺陷。 倘若没有名师教导,那只能说他的父亲于书法一途实有所长,悉心教导,又或是虞玓天赋在此。 老博士想了想,对虞玓说道:“你的书法实乃走在正途上,除了笔力不足这等缺陷。回去可每日于墙上悬腕练一百大字,日积月累可有小成。” 虞玓谨记在心。 先生复又笑道:“你今日《切韵》读得如何?” 虞玓说:“已经看完。” 《切韵》属隋朝陆法言所创作,共一百九十三韵,乃此时天下韵书之首。时人多以其为要,并常有注释。当是时,也有如王仁昫所作《刊谬补缺切韵》②,孙愐所作《唐韵》③等增修本,虞玓所读便是王本。 《王韵》全书一共四卷,平上去入四声比《切韵》多了两韵。寻常说话与韵书的要求别有不同,或许听起来是相似的内容,其实分属不同韵,背起来十分痛苦。 可若是要熟读诗书而作,如何押韵,如何对句,遵循这些韵部规则而作,需讲究格律是作诗的一大要求,这便要求学子需通读韵书,熟记在心,方才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经学博士斟酌着虞玓的情况,便是其他经典未读,单有《切韵》熟读,也勉强能作诗,“那我许你两刻钟的时间,作一首绝句,不拘泥五或七。” 唐代作诗的格律平仄等比古体诗句要求严苛,算下来有绝句律诗两种,绝句只需四句,可五字也可七字,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做起来的要求比律诗低些。 虞玓领了作业回去坐下。 卢文贺自一众鹌鹑学子中大胆抬头。看着正临窗而坐,面无表情的小郎君,忍不住替他着急。 这作诗与经书从来都是齐头并进,虽官学更看重经书,可因朝廷上下皆看重诗词还是有传授。 偶尔也有诗词更甚于经书文章者,这在私学比较普遍。 卢文贺知道他们县学的经学博士倒是从来不会刻意为难学子,只他一个毛病。 不喜人说大话。 方才虞玓那话语,于这寂静的室内都听得清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