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16节 (第3/3页)

许是难事,可对家境良好的府

    城子弟来说,未入族学时他们的本经便已定下,如刘际可本经为《尚书》,施允治《诗经》,便是家中长辈以书、诗为本经。

    若是按家学渊源,柳贺应当随柳信以《春秋》为本经,可惜如今他纵是选了《春秋》,柳信也不可能再教他读书。

    不过柳贺倒也心态良好,不管治哪一经,他只需将文章读透便可,毕竟五经在科场上考四道题,他的竞争对手主要还是同治一经的考生们。

    族学中如柳贺这般的弟子大多治易,毕竟老师是现成的,而且丁氏于《易经》研究精深,著作甚多,对于寒门子弟而言,这已省却了无数功夫。

    到了嘉靖朝,各地已经出现了地域专经的现象,比如苏州吴江治《易经》,无锡治《尚书》,常熟治《诗经》,科举竞争力强的省份,如浙江福建,甚至有科举家族治某一经闻名的,比如七科八进士的闽中林氏便以治书闻名,宁波杨氏以治《易》著称,而某些不发达的地域甚至一县专攻一经,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提升本地进士的录取率。(注2)

    柳贺花了几日时间读五经,再读五经的集注等,究竟选哪一经为本经,他心中渐渐也有了打算。

    第23章 本经确定

    中秋柳贺依然在家中度过,他这半年抄书攒了些银子,一部分去集市买了些rou菜衣物,剩下的则全数交给纪娘子。

    “你在学堂中与人交游也要花银子,刚交过夏税,娘手头还有些余钱。”不由柳贺分说,纪娘子很强硬地把银两塞给了柳贺,“你读书本就不易,抄书耗时又耗力,别把自己给累坏了。”

    她又开始嘟囔柳贺买的衣服:“上回已买了布料,何必浪费这个钱?娘在家又不去见谁,好好的衣服都穿糟蹋了。”

    纪娘子穿的都是几年前的旧衣,衣袖泛着白,衣肘都磨破了打着补丁,就算上次柳贺回家买了些布料,她也没给自己做衣服,而是打算给柳贺做两件新衣,柳贺在窜个子,平日在学堂可以穿统一的长衫,可私底下终究要有两件好衣服撑着。

    而这次柳贺买了成衣回来,纪娘子却是不得不穿了。

    “今年夏税可够交?”柳贺问道。

    “刚好够,还多收了些麦。”

    按大明朝的规矩,夏税须在八月前交完,秋税则在第二年二月前交齐,柳家的田是柳信考中秀才后分得的族田,纪娘子雇了人种,交过税之后所剩就已不多。

    柳贺并不知道,他考入丁氏族学前,族中已有人商议将分给他家的族田收回去,毕竟族田是分给秀才公的,柳信已不在了,纪娘子与柳贺如何能占着族田不还?

    可商议还在继续,就传来了柳贺考入丁氏族学的消息。

    丁氏族学的名声便是在最偏僻的乡村都有人听闻,族人们之前只知柳贺不爱读书,可他不声不响间竟考入了丁氏族学,若是几年后再中个秀才,那又是整个下河村的荣耀了!

    族田的归属这下自然没人说闲话了,对一个村子来说,多一个秀才就是多一份助力,区区几亩族田算不得什么。

    中秋节纪娘子依旧准备得丰盛,美中不足的是,今春天冷,螃蟹不似往年肥美,但佐以姜片上锅蒸,蟹rou依旧鲜甜,再配上一碗红枣茶,柳贺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族学饭堂虽然三餐皆管,但换来换去就那么几个菜色,吃久了自然会腻。

    回家前柳贺依然去了孙夫子家一趟,他在集上买的干果rou条也被纪娘子包好放在竹篮里,让他给孙夫子带过去。

    结果柳贺人到了,孙夫子却压根没有和他细述师徒情的意思,坐下来不久就开始考校学问。

    柳贺:“……”

    幸亏他最近于四书上略有所得,夫子问上一句,柳贺总能对答如流。

    孙夫子考他的时候脸是板着的,这会儿倒慢慢柔和起来:“看来你这半年并未懈怠,你这勤学苦练的模样,倒是与信之当年有些像。”

    孙夫子提起柳信也有些唏嘘,柳信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于学一途堪称勤勉,为人又沉稳守信正如其名,信之这个字也是孙夫子替他取的。

    听他这么说,柳贺内心同样感慨。

    他虽未与柳信见过面,可柳信的形象却已在众人的描述中勾勒了出来,他爱妻爱子,为学刻苦,孝顺长辈照顾弟弟,于朋友也守信守诺,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完人。

    柳贺与孙夫子聊了聊自己在丁氏族学的求学情况,顺便也将自己即将择定本经一事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